留学,随着中国经济的爆发式增长,从早些年国门刚开放时的少数人变成了大量的父母为儿女将来考虑的一条路径。美国,欧洲,澳洲,日本,韩国,新加坡,留学机构也爆发式的增长了起来,不过伴随而来的除了商机,也从早期回国含金量极高的“海龟”衍生出了各种国外混外文凭其实什么都没有学到的一回国即待业的“海带”。澳洲的文凭商业化很严重,欧美留学不在我的讨论范围,日本待了很久,留学业界内情也算看了不少,进学指导做了多年的我,其实一直想问一个问题,对于想要来日本的预备留学生与已经在这里的留学生,以及回国的留学生,日本留学,你真的出去了么?你真的跨过了那道墙么?你真的有到过那个国家么?
不到早庆上,羞回北上广
近偶尔看到有一部国产剧叫《北上广不相信眼泪》,因此也有了各种段子的衍生,80后的一代,90后的一代逃离北上广这些一线城市的现象与社会分析的评论与反思不在少数,就学压力大,就业压力大,对帝都与魔都的称法中也不难看出那对物欲横流的都会的强大竞争已经深入了意识深处,让人面对他们时会有无限的压迫感,一不小心随时会被那钢筋水泥车水马龙的洪流与巨兽吞没。
留学到了日本又何尝不是一样的,去除掉去到北海道九州这些人少地广的二线甚至三线地区不说,日本的都市化进程一如社会学早期芝加哥学派们研究的那样,比中国要早了不知道多少年就已经开始了,而且到了一个很极致的地步。
日本人只承认一个都会,那就是东京,这个集中了亚洲金融与日本极致财富的城市,不仅仅是经济学和政治学上的地位,更重要的已经成为了一个象征性的意识表现。
学影视的人知道,要混影视圈,就要“北漂”,而在日语中则有“上京”的说法(上京娘?喂!叫你少看点片子的)
上京(じょうきょう、かみぎょう、じょうけい)
都へ行くこと。現代の日本では東京へ行くことをいい、もとは京都へ行くことをいった。
地方的年轻人们纷纷背起行囊,怀揣着成名和发财的梦想,往东京这个不夜的繁华城市聚拢。
可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度,又怎会是平等的呢,不仅是日本人,怀揣着梦想来到这里的留学生一样有着自己的梦想,否定梦想是不对的,不过不认清现实的盲目出国却是现在的真正现状。
多少年前留学依旧是一个很高端的事情。时间总是恐怖的东西,如今的留学已经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了,其他国家的留学情况我不做评述,因为自己没有经验,只是,对于日本留学这件事情,我想说的是,泡沫的梦境谁都能造,但承受真实的是每一个留学生自身。
各路传统中介也好,网络留学也罢,对日本留学那是大吹法螺,我在沪江的cc课堂上讲了快一年课,感触深的是在规划考研和文系就职的时候,提问环节有同学对我说:老师你说的怎么和大多中介不一样啊?我沉默了数秒,脑中转过无数个念头,嗯,没错,我说的和中介是不同,也和大多的规划日本留学的一些自称什么什么留学哥的人说的不同,我意识到了我就是那个皇帝的新衣中的小孩儿,我于是问道,那些人是怎么说的?......听过了提问同学对我说的概述,我终于知道了问题所在,啊,原来是这样,出国之前我就觉得自己生活的社会就是一个谎言,当我走出这个谎言之后,多亏了网络时代的现在,终于知道泡沫的内部原来还有那么多从谎言之外进入其中的欺诈者,他们站在食物链的上端,开始吞噬着泡沫中的鱼儿。
许多机构也罢,个人也好,通过免费指导的形式夸耀着日本留学有多么多么好,性价比极高,还给各个语言学校进行了排名,我终于知道原来是可以这么玩的。游戏的规则只是食物链上端的人建立的,这个只有吃人或者被人吃。如果说太多了我觉得可能后我也会被所有的利益共同体给吞没,所以我只说几个要点,并非自己害怕什么,害怕的是从此无法发出声音,无法让更多的人知道的真实。
为什么要说不到早庆上,以私立高位置的这三所学校来看,是一条隐藏的线,因为低于这条隐藏的线,将来就职的时候你就会被分开阶层。当然,以东大为首的国立大学在这之上或者同等水平就不在之下考虑了。
日本的国际型大会社一般称为大手会社,按照个人感官,我们把有可能就职的企业分成大型/中型/小型会社三类简单说明。当然之后还会提到华人办的会社,不在我们这个分类讨论之中。
小型会社一般就那么几个工作人员,一间小小的办公室,在某些小的领域中做着自己的事务,这类会社有不少家族企业,当然重要的是他们没有国际业务,也不排除一类专做贸易的小公司,这类公司就那么日本人小猫几只,压根就不需要外国员工,不要浪漫的觉得人家会有什么和国外接轨接触异国文化的这种奇思妙想,连养活自己几个都紧梆梆的,哪有闲钱养外国人,况且你自己换个立场想一下,若是你在中国开个小公司,又没有国外业务,你会花钱雇佣一个语言都有障碍的外国人给你干活么?
中型会社而言,若没有对中国业务的,请参照小型会社,若有中国相关业务的,日本人中懂中文的比比皆是,好多会社有专门的中国语培训,对一个本土中国人的需求也不多。嘛,当然会给出一点少少的岗位,不过几乎是少之又少。
所以一般来说文科生就职,都是以国际型企业为就职目标的,高薪资范畴的无外乎投行,外资系,金融证券系,管理咨询,稍微收入下来一点的如大的广告垄断集团电通集团,几大商社,都是选择目标,剩下是各大制造商包括sony啊东芝啊花王啊一类。对于这些公司而言,文科生就职压根就不怎么看你专业,第一轮就是网上的海投简历。以三菱的每年平均应聘人数3~4万人来看,后收100名正社员都不到,三百多的倍率。第一轮刷简历要怎么挑选?几个HR对着几万封简历,基本就只有把低于某档次的学校简历全部丢垃圾桶了,这就是现实。然后有人要吐槽说看到很多普通垃圾大学也在日本可以上班呀,那你就自己研究后就会发现,是能上班,有一大半做的都是永远不会有上升可能和薪水上升的中小公司,或者大多在华人开的一些会社里。这里就要说到华人产业了,排除掉一些已经做到和日本企业一样的华人产业以及一些中国的巨头在这里的分部,大部分华人产业都集中在两个行业,一个就是给人办手机套餐的,一个就是不动产(也就是给人租房子),当然日本的不动产其实是一个很高端的产业,但是在日本现地的华人不动产相对手头的房源就少了很多,除却一些优良企业,很多都是专门针对这边日语不好的语言学校学生进行劝诱消费的,近这一年多来华人不动产开始统一口径鼓吹日本房产能增值适合投资,也是一种集体炒作行为,至于谁的话可信?你们看看中国股市市场上都说要暴涨的时候宰掉多少肥羊就懂了。
狠的还是各种办理手机的,回到自己语言学校抢着后辈们通过他们这里办手机冲业绩,当然如果能在比较信用度高的人那里办还好,若是遇到一个坑子,证件被利用了,不知道要信用度损失掉多少然后来说说专门学校,国内好多中介会说日本的专门学校就职很好,因为精专,事实上这是一个很大的谎言,第一,专门学校在国内是不承认学历的,你辛辛苦苦来这里读了个学校付了那么多学费回国连个大专都不算。第二,专门学校的精专就职保障的高就职率只是对于日本人而言的,除非你日语口语能练到很好,不然如福祉护工这类的专业,叫个语言有障碍的人来做,出了事故谁来负责?日本是一个严谨小心的国家,对于雇佣上来说更是如此,所以专门学校能很高的就职这就是一个弥天大谎,越是精专的行业越是对外国人采用谨慎
虽然不是绝对论,唯有读书高的这条准则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当然不乏各行各业做出优秀成绩和赚到钱的(代购,针剂人肉运输,通关运货,料理店,等等等),不过看看五年之后呢,十年之后呢。出身校决定了你接触什么层次的人,去怎样的会社,创业遇到怎样的同行,将来碰到怎样的商业合作伙伴,因为有一条至理:圈子不同,何必强融
回到国内随便混个留学中介的那种出身校不要拿出来说,连日本人都没听过
留学能学会很多,无论是自己独立的能力,还是与人交流的能力,然后还有生存的能力,但是不是每一个留学者能真正留下来的,说留不下来回国的都是败犬或许有点极端,不过非个人特殊情况的失败者大多数真的灰溜溜的回国了,因为一点,垃圾到那里都是垃圾,不会因为你在国内失败考不上好大学出国后就给你级的名校上的,排位大多比中国高的学校为什么要收一堆垃圾进门。无法被一个社会认可回到国内一样也不会有好的工作发展,阶层的墙壁不是那么容易打破的,钱是可以解决一定的问题,不过很多壁垒并非依靠一夜暴富能企及的。
引用一位博士朋友的话,也许读书的多少大的区别是,是不是只是想着赚钱吧!
而我想问问每一个留学生,日本留学,你真的跨过那扇门来到日本了么?
校区地址:大连市沙河口区西安路罗斯福国际大厦1201
咨询电话:0411-84506797